企业社会职能原理
十几年前,我们开始为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服务。看到的企业家几乎全是问题导向型的,即企业会碰到什么问题,如何“救火”以及如何从根源上“手起刀落”般地解决问题。比如,公司战略怎么布局、怎么竞争、怎么定位、如何做战略规划,如何制定竞争战略,如何做市场营销战略,如何做品牌战略等。
如今,我们要回归到要解决的本质问题。在企业家面前,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,都可以回归到最核心的两个字“增长”。企业家为什么要做规划?是因为要增长;企业家为什么要做品牌?是因为要增长;企业家为什么要做组织重组?是因为要增长;企业家为什么要进入数字化转型?也是因为要增长!
所以,不落实到增长本质的战略规划,不落实到提升核心优势的战略规划,都是“劣的竞争战略”;不辅助市场增长的营销战略,进入不了董事会和高管的议事话题;不指向增长的品牌设计,都是视觉、文案以及广告公关层面的战术—脱离增长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
企业做增长战略规划时,到底从哪一步开始呢?看任何问题,要以哲学级的洞察,求原理级的解决方案。我们从最基本的原理开始,彼得 · 德鲁克说:“企业是社会的器官,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、使命和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而存在的;任何企业得以生存,都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,实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。企业是社会的器官,为社会解决问题。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,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。“我们将其称为“企业的第一性原理”。
德鲁克思想为我们做出了明确的指引,企业是一种社会分工机制,是社会的器官,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。但我们发现企业家对于企业战略的讨论,多数喜欢说“竞争战略”,但竞争本身不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,企业战略首先也就不是竞争战略。
正确的战略路径只能有一个,就是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,正如畅销书《基业长青》说,我们不是要建立一个基业长青的公司,而是要建立一个对于社会来说,值得基业长青的公司。所以企业战略不是企业的战略,而是企业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,为社会制定的战略,是企业为社会承担某一方面的重大责任上,如何始终领先,如何始终代表社会和消费者的利益。企业增长战略思维是基于企业之外的社会需求出发,由外及内,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画地为牢、自我设限,而应立足于外部需求、客户需求,才能洞察到企业所处市场的战略潜力和增长机遇,当社会离不开你,你就能基业长青,当更多的消费者需要你,你才能基业长青,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大,则企业价值才能越高,越能基业长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