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公开资料、巨潮资讯网、企业招股说明书、2020 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:2021-11-05 10:59:20
一、中国白酒上市公司五粮液经销商主导模式
中国白酒上市公司五粮液渠道模式:五粮液大商模式+OEM
众人拾柴火焰高,大商制有力地助推了五粮液的全国扩张,2003年前后其营销市占率曾达到41%的历史高点。1985-1988年,我国逐渐放开白酒价格管制。五粮液并未像其他酒企一样采取降价提振销量的措施,而是选择不断提价,价格逐渐超过泸州老窖、汾酒、贵州茅台,在1994年前后成为当时中国最名贵的白酒。
品牌档次的提升、市场的激烈追捧,摆在五粮液当时领导层面前的课题,就是如何低成本迅速扩张、制霸全国市场。
大商制由此应运而生。
大商模式,可理解为总代模式。以一省、一区为单位,厂商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总代,厂商借助总代的资金、资源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。
总代模式是一种由经销商主导的渠道模式,总代经销商一般实力较强,全权代理所辖区域内的销售,并掌握定价权。
五粮液共设置了五级总代,包括全球总代、全国总代、区域总代、省级总代和地级总代。
其中,国内市场最重要的是区域总代、省级总代和地级总代。五粮液依托区域总代将产品快速导入空白市场,提高铺货区域面积;又通过省级总代、地级总代将产品下沉至市、县,提高渗透率。
伴随市场扩张,五粮液产能亦有所突破,尤其是1992-1997年的史上第四次扩建,新增产能3万吨。
图片来源:五粮液天猫旗舰店
为消化产能,进一步扩张市场,从1996年起五粮液依托大商制独创了OEM授权贴牌模式。具体就是,由总代新创一个品牌,五粮液负责生产,总代负责销售,利润协商分配比如,五粮液在福建省的总代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,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低度优质白酒的市场空间,与五粮液合作开发新品牌五粮醇。五粮液负责生产五粮醇,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负责买断五粮醇的全国总经销权。
大商制加上OEM模式,五粮液可谓将杠杆放大到极致,充分占用、利用了经销商的资金、资源以扩充市场规模。同时,OEM模式极大提升了经销商的积极性,使他们自己也拥有和实现了“品牌梦”。最高峰的时候,五粮液旗下有上千个子品牌,五粮醇、浏阳河、金六福等都是OEM模式下的产物。
但是,如今回顾大商制+OEM模式的历史,其缺陷还是很多的,后来甚至成为五粮液被贵州茅台逆袭的重要原因。
大商制+OEM模式的第一个问题,是依赖经销商过甚,在财报中的表现是前五大客户占比过高。2005-2008年,前五大经销商对五粮液总营收的贡献已经超过70%,而同期贵州茅台只有7.5%左右。
第二个问题,由于五粮液OEM授权的品牌过多,买断品牌间的价格、品质并未产生有效的错位、差异,导致内部竞争激烈,未能产生品牌协同效应。
而当个别买断品牌做大后,开始在地域、价格带上对五粮液自身形成竞争,反制五粮液系列酒的发展。
比如,当时一些总代对下级经销商执行零利润的一批价,通过冲量从总部获取销量奖励。混乱的批发价严重冲击了五粮液的市场价格体系,暴露了大商制中厂商对经销商的管控不力。
第三个问题,大量低廉买断品牌逐渐产生诸多虚假宣传、产品质量问题,开始稀释主品牌五粮液的品牌价值。
大商制+OEM模式的弊端终于产生恶果——2005年,五粮液净利润被贵州茅台反超;2008年,五粮液营收被贵州茅台反超;此后,五粮液市值被贵州茅台完全甩开……
直到2017年李曙光上台后,五粮液才开始对大商制+OEM模式展开刮骨疗伤式的改革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第一,五粮液明确了1+3及系列酒4+4的产品体系,同时对OEM买断品牌设置销售红线,不达标的将被砍掉。
第二,借助IBM实现数字化营销系统,通过厂家、经销商、终端、消费者层层扫码,跟踪每一瓶产品,由此实现对销售情况、库存情况的实时监控。
同时,上马“控盘分利”系统,可以事先建立一个“利润池”,再根据一个利益分配规则,在各级经销商间进行合理分配。
由此,五粮液逐渐从经销商手中收回定价权。
第三,五粮液亲自部署“百城千县万店”计划,即渠道下沉,直接掌控部分终端。截至2018年底,五粮液已完成超过10000个终端建设,基本建成由厂家可直接管控的终端网络。李曙光的改革如今已经见到成效,近3年五粮液营收增长超过30%,利润增长超过100%。昔日强盛的大商制+OEM模式已经名不副实。五粮液企业发展战略规划,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布局